首页>>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他们这样走过

发表时间:2022-06-18 返回


       6月17日上午,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全国联线启动。历届优秀项目代表分享了将个人梦想融入伟大的中国梦,深入广袤乡村、扎根基层创新创业的成长历程。

       跟教育小微一起感受当代中国青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01、小满良仓


       讲述人:韩鹤林


       我是参加第三届大赛“红旅”活动小满良仓团队的韩鹤林。


       2017年,我还是一名大三学生,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学习。在“红旅”的号召下,我和我的同学一起组建了“小满良仓”团队,将创业目光锁定在服务乡村振兴上,锁定在农业与农产品销售上。小满良仓——寓意茁壮成长、即将成熟,当时我们想的是:让农民的土地和汗水变得更有价值。


       创业之初,我们低估了所面临的困难。在收购农产品的过程中,很多团队成员连苹果的品种都分不清,没空调、没暖气、没网络,团队的抱怨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大。当时我鼓励大家说,我们现在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和那么多优秀的榜样相比,我们这点苦和累又算得了什么。于是,我们决定走出去。“延安、汉中、关中、陕南、陕北”我们跑遍了陕西省的几十个县域、近百个村,只为挖掘陕西优质的农产品,制定我们自己的销售标准。面对老乡期望的眼神、面对那么多留守儿童,团队的伙伴不再有怨言,所有的压力都变成动力。


       在完成农产品初步销售标准化后,消费者的投诉反而增加了,这让我们非常困惑。经过反复调研发现,消费者是因为我们产品统一标准后无法有效直接对比大小,错认为果子变小了。于是我们在包裹里加入了尺子和农产品标准的说明,消费者买到大枣、苹果等产品后,可以直接使用尺子进行测量,根据说明确定农产品质量。我们还提供了后续的跟踪服务,提升了产品口碑和复购率。


       正当我们沾沾自喜的时候,老师告诫我们:“你们做得还远远不够,目前仅仅是将农产品卖出去,却没有深入了解农产品的源头。你们不仅要将农产品卖出去,更要走进去,走上田间地头,在垂直领域持续深耕”。


       于是,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继续奋斗,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先后在咸阳市武功县、杨凌区建立了电商产业园、智慧供应链中心,同时继续依托高校资源,不断升级改造。我们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展土壤改良制剂实验,与种植合作社合作优化种植水平,实现了从种植到生产,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跟踪!


       小满良仓用了5年的时间,持续在农村农业的创业路上奋力奔跑。5年里,我们累计与30余所高校建立创业联系,共建电商园区4个,与23个农村合作社和村办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农业示范园区3个,完成对基础农田改良53000亩,完成品质农产品销售超过5亿3千万元。


       小满良仓始终与农村农业农户共成长,小满良仓就是农民的儿子。在未来,我和我的小满良仓将继续前行,不忘初心,追求进步,踏着红旅路,争当乡村振兴路上的追梦人!



02、小康农民讲习所


       讲述人:吴迪


       我是参加第四届大赛“红旅”项目小康农民讲习所的负责人吴迪,来自河南科技大学。


       在国家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之际,作为在校大学生,我在想:我能在这个大趋势中做些什么?得知一个村的精品小西瓜10元一斤,却一瓜难求,我们开启了“挖坑埋西瓜”的扶贫探索。第一年因为不懂技术,种出来的西瓜全是空心,我们团队凑的10万块就这样打水漂了。我们收起了难过的心情决心再战,把西瓜埋进附近的荒地。第二年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迎接1万箱精品西瓜成熟,谁知并没有我们想的门庭若市,连送带卖出了3000箱,剩下的只能偷偷地埋进远处的山沟,因为我们怕老乡们笑话,不跟我们干了。这两年的惨痛经历,让团队明白了农业致富的2条黄金法则:第一农业科技,第二以销定产。第三年,我们明确分工,有人盯技术、有人联系大客户,结果西瓜供不应求,销售额达到200万,我们扶贫众创空间终于赚到了第一个50万,给老乡们分了30万,区域特色品牌初见成效,西瓜成了石张庄村的钱袋子。


       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8年“红旅”活动正式启动之际,我们成立了小康农民讲习所,一帮20岁出头的年轻人拼着一股子闯劲,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而努力。


       时至今日,小康农民讲习所遍及30个城市,建立讲习所阵地150余个。现在小康农民讲习所的职业农民是拿着手机这样种地的:“用8号生物肥料1袋,兑水150斤,大棚半通风,花留3朵,叶留7片,”过程中监测1583项数据帮助他们规范种植的流程。我们让无人机和无人车承担了更多体力活。只要30天培训,人人都能零经验种出高品质农作物!


       三个孩儿的宝妈李桃霞是位80后,第一年在讲习所创业就赚了6万元,她给身边朋友们说:“种植他们教,销售他们管,没有后顾之忧地赚钱,多好啊。”后来不少青年都陆续来讲习所创业。这些年,小康农民讲习所转化农业科技成果100余项,累计培训农民30万人次,完成订单额28亿元,年创造经济效益1.2亿元。


       此刻站在这个舞台上,耳边还回荡着我们每天背诵的“小康金句”:“门前屋后,左邻右舍,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农强,中国强;家美,中国美。既有富裕钱,又有幸福币,说一千、道一万,增加收入是关键。”这就是我们在田间地头了解到的老乡心声。


       小康农民讲习所的团队,会继续奋斗在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路上,用实践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为千万农民致富新生活而努力。



03、绿色浙江:以生态的力量振兴乡村


       讲述人:耿昊


       我是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学生耿昊,来自第五届大赛红旅项目“绿色浙江”团队。


       步入大学校园,热爱环保志愿服务的我很快接触到了绿色浙江,这个缘起浙大、服务社会的环保组织。跟随着绿色浙江的环保行动,我来到了最真实的浙江农村,乱丢的垃圾、浑浊的空气、脏兮兮的河流、冒黑烟的工厂。这是浙江农村乃至全国农村都遭遇过的“成长烦恼”,经济上去了,环境却一天比一天差。我的内心被触动——难道乡村发展就必然要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吗?


       2017年10月,乡村振兴战略被写入十九大报告。我的思路也被打开:环境污染背后更深层的问题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这是发展理念的根本问题。我想为重现田园牧歌般的美丽乡村做些什么,于是,一份乡村振兴的计划开始在我心中酝酿。


       谁说乡村创收只能开工业厂?我们组织规划了数十条乡村研学路线,将城市学校实践需求与乡村产业致富结合起来,仅2019年暑期就成26团人数超800人,直接为乡村农户创收55万余元。


       谁说乡村环保难于上青天?我们引入了多方资源支持乡村生态再造,培育107所学校的4万名孩子成为“小河长”,共同守护家乡的每寸河道;我们还推动环境治理多方参与,制止600多起农村环境污染案件,村民们都说这河流呀,越来越像小时候那样清澈。


       谁说农民兄弟没有资源没有依靠?我们推动29家市级学会建立杭州市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设立21个乡村公益服务站,我们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搭建起一个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让城市最快感知到乡村的痛,再从城市找到解决乡村问题的资源输送。


       我们还扮演桥梁角色,推动职能部门、问题责任方、公民大众等多元主体开展对话,共同提出解决方案、共同推进问题治理。站在这里,我可以很自豪地说:原本脏乱差的奉化方门江已经可以游泳,养殖户们也有了新的事业;安吉双一村长期存在的跨域污水消失,并成为央视一套大戏《青恋》的拍摄地;嵊泗海岛的游客更多了,沙滩和大海却更清洁,吃到的贻贝也更安全;开化岭里村的村民拿着年产1.8万斤生态大米的成绩单,脸上乐开了花。


       2019年,“互联网+”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启动。没有犹豫,我和小伙伴将这些年的实践经验整合为创业模型,决心站上更大的舞台,推动影响更多青年成为践行环保、振兴乡村的中坚力量!


       今天,当我们仰望未来的二十年,一个城乡融合、环境公平、利益共享、生态普惠的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浮现眼前。这是时代之召唤,更是内心之召唤,与乡村同在,与未来同在,这就是我,这就是我们——以生态的力量振兴乡村!



04、聚果盆


       讲述人:莫林凡


       我是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学生莫林凡,来自第六届大赛“红旅”赛道的聚果盆团队。


       云南省云县,是我们学校的对口帮扶县。在一次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当地有一种特色水果叫白花木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食用、药用价值都非常高,是当地人的心头肉,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种植。但是,它的果实坚硬,味道酸涩,销售范围比较有限,而且难以保存,一旦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虽然当地政府一直在积极地推广,但再高的热情终究无法带来销量的增长。看着眼前成片成片的白花木瓜烂在地里,食品专业的我们想着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是否可以利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果农们走出困境?


       年轻人,说干就干,我们的团队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首先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是如何提升白花木瓜的附加值。一方面,我们与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曾新安教授团队取得联系,开展脉冲电场技术提取白花木瓜营养物质相关研究。另一方面,我们努力取得与食品加工企业的联系,采用脉冲电场技术设备对木瓜进行深度加工,并达成长期合作意向。接下来,我们团队走访了种植乡镇茶房乡、涌宝镇、栗树乡等8个乡镇,培训农村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约3000人次,带动了约8000农户和我们一起干。


       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们的帮助下,加工后的白花木瓜附加值提升了3倍,企业对于白花木瓜收购的意愿也大幅提高。就这样,我们一步步将这个躺在地里的“烂疙瘩”变成了让家家户户致富的水果金矿。一路走来,我们收获了乡亲们的笑容,也收获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希望。


       在我们的助力下,云县成为云南省第一批、临沧市第一个脱贫摘帽县。目前,我们的技术在国内的8个省、15个县区的11种水果中得到了推广应用,部分技术已逐步推广至世界5个国家。


       2021年,我们团队再一次回到云县调研。当地村民王海利跟我们说“以前家里的木瓜都没人收,烂在了地里面。现在呢,成了我们家家户户的宝贝”。阿乐一家住进了新建的砖瓦房,还盖起了小型养猪场!木瓜鸡的老板娘想让他们家的娃跟我们一样学习食品专业,学习白花木瓜加工技术。


       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加工一种水果,带动一个产业,惠及一方经济”的发展理念或许就是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回顾“聚果盆”项目的创业历程,从果农们望着成熟的白花木瓜烂在地里的辛酸与无奈,到住进新建砖瓦房脸上藏不住的喜悦,我们找到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所在,在磨练中增长自身本领才干,在实践中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我将继续尽我所学,勘探各地水果金矿,为国家乡村振兴贡献我们食品人的青春与力量!



05、红岭金


       讲述人:李欣蕊


       我叫李欣蕊,来自云南大学2020级会计专业,是红岭金项目的团队成员。


       我们团队来自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项目创始人叫何永群。2015年,她为了照顾身患残疾的父亲,为了改变家里吃低保、世代贫穷的命运,带领我们回农村创业养殖豪猪。研究生回农村养猪?亲戚朋友们都觉得这给家里丢脸。她是村里唯一的研究生,好不容易飞出山窝窝,却又带着我们一群所谓的知识分子回乡养猪,大家都说我们怕是疯了。


       没钱请技术专家,我们在猪圈里和豪猪同吃同住。那时候我们身上都带着一股豪猪味,成为了大家口中的豪猪妹。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猪豪豪”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带领上千户农户脱贫增收。


       但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受疫情影响,豪猪项目被迫终止,我们的心都在滴血。为了弥补养殖农户的损失,创业团队背负了800多万元的债务,本有光明前景的创业之路遭受重创!那段时间,我和何永群严重失眠,头发大把大把地掉,两条乌黑的麻花辫只剩了一条,可以说是心如刀割。我们也想过放弃,可想到村民们的信任,想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红旅学生的勉励,我们擦干眼泪毅然决定留在家乡,进行二次创业。


       为了寻找适合家乡经济发展的机会,我们到全国多个省份、县市调研,坐过轮渡、大巴车、高铁等将近10种交通工具。终于,我们在香格里拉金江镇找到了机会,创建了“高原、绿色、原生态”的“红岭金”系列品牌,还争取到了云南大学多个学院的支持,帮助研发完善菌种选育核心技术。


       二次创业更加艰辛。在项目初期,为了寻找优质菌种,20位团队成员挤在一辆皮卡车上,山路崎岖颠簸,大家都晕车呕吐。野生菌专家陪着我们一起翻山越岭,搜集当地菌类进行菌种培育,一起背着背篓摸黑下山。但我们累并快乐着,因为我们成功为3411户村民找到了新的机遇,还获得了上海对口帮扶三年1000万元的农副产品订单。看到村民们的笑脸,我们感到一切艰难困苦都是值得的。


       从“小猪豪豪”到“红岭金”,从养殖豪猪到驯化野生菌,一路走来诸多感慨,创业转型的成功夹杂着无数奋斗和汗水。在艰苦奋斗中,我们更加坚定了创业和帮助家乡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念和意志。我们始终相信我不会,但我们会;我弱小,但我们不弱小!


       “红岭金”创业团队脚步不停,未来还将继续扎根边疆民族老区做乡村振兴筑梦人。最后我想说,我们必将矢志不渝在“红旅”的路上奋勇向前,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与村民们守望相助!



06、七彩动画城


       讲述人:谷旭阳


       我是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2019级学生谷旭阳,七彩动画城项目的负责人。


       刚才大家看到的动画片,大家都知道是《那年那兔那些事》,也是我们制作的无障碍动画片。我们在原有基础上二次制作,进行剪辑配音,让视障小朋友也能看得懂。


       与动画片一起,我们配套定制了玩偶包、香料包,孩子们可以边听边摸边闻,摸到大耳朵图图的样子,闻到青青草原的味道!别看只有短短6分钟,背后却是我们夜以继日的努力。


       一开始,我们团队只有3个人,前后忙活了1个月,都做不好1集动画片,靠着自学软件、走访特教、联系专家、拜访学习,在一次次试映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现在,我们首创了一套科学的制作流程,团队也有了100余名志愿者,1个星期就可以制作2集高质量无障碍动画片。


       目前,我们共制作了300集无障碍精品动画,与86所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帮助27365名特殊学生感受到了动画片带来的欢乐,教学与实践时长已经超过277861小时(27万)。


       一开始做这个事情,是因为我从小是在盲校长大,我母亲爷爷都是特教老师,他们三十年的无私奉献深深感染了我。我一直想为身边的视障朋友带去快乐,所以我就想到了动画片!还能结合我的自身专业,通过讲述动画片,给他们带去快乐!而坚持的最大动力,是因为笑容。


       我现在还忘不了第一次带孩子们看动画片的场景,全班十几个孩子,笑声一直没有停过。小亮笑得合不拢嘴,桃子担心影响到其他小朋友一直捂着嘴偷偷地笑。到了打斗的场景,孩子们都“看的”很认真,一集看完,迫不及待地想看下一集。


       小明说看了这个动画片,他感到很骄傲很自豪,桃子说她是第一次看到了动画片,而且还摸到了动画片里面的人物!真的做梦都没有想到!还有家里很远,在学校寄宿的小亮,当我们要走的时候,小亮抱着我们不让我们走。


       动画片对我们再熟悉不过,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快乐,对特殊学校的孩子们来说,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通过无障碍动画片,孩子们既能够用耳朵“看”见动画,也能够用手触摸到卡通人物。


       看一次动画,孩子们就多一次微笑,多一个与同龄人交流的话题,多一份与人交流的自信!他们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未来,我们将制作更多同档期的无障碍动画片,为孩子们送去更多快乐。这是我们数百七彩人的使命和担当,我们责无旁贷、与爱同行!


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

关于我们

内蒙古小伦敦素质培训学校
内蒙古小伦敦素质培训学校

总部电话:

0471-4816262

总部地址: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哲里木路39号

预约报名

蒙ICP备19000771号 版权所有:内蒙古小伦敦素质培训学校 未经小伦敦教育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转载或引用,否则视为侵权,本校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1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