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醒】花钱买名额低分读名校,怎么可能?
在这起案件中,被告人刘某谎称自己与多家知名高校有内部协议,可以通过“预留名额”“计划内预留名额”“托关系”等多种方式,帮助高考分数未达到相应高校录取分数线的考生进入知名音乐学院或者国外名校就读,并承诺办理不成全额退款。最终,刘某从9名高考学生的家长手中骗走了80余万元。
一审法院判决被告人刘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11万元。北京一中院二审后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介绍,近年来利用高考进行诈骗的案件,诈骗手法主要有“花钱买名额”“国内不行国外‘行’”“调高分数”“虚假入学”这四种类型。
在“花钱买名额”的骗局中,犯罪分子通过伪造虚假的特殊录取方式,谎称可以找关系让不够录取分数线的学生也能被高校录取,骗取被害人信任。例如,谎称自己和高校的领导有私交,可以让未达正常录取分数线的学生,通过“计划内预留名额”“预留名额”的方式被“破格”录取,并提供一定的培训服务。
此外,还有部分犯罪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和侥幸心理,散布支付一定费用,就可以提前查询或者调高分数的消息,以此骗取钱财。
在“国内不行国外‘行’”的骗局中,犯罪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希望进入高校的心理,虚构国外高校招录计划、渠道,吸引分数不够报录国内院校的考生和家长,骗取被害人信任。
在以往审理涉及高考入学的诈骗案件中,为了让家长相信孩子已被高校录取,部分犯罪分子还会通过租赁房屋、聘请师资、安排军训等方式,让学生和家长误以为已经实际入学就读。最终,不仅造成学生家长的财产损失,还耽误了学生的青春年华。
对此,北京一中院提醒,无论是查询高考分数,还是高校招录信息、报志愿信息,应以各地教育部门通知、高校官方网站为准。不存在可以提早查分的特殊渠道,查分需要通过官方渠道,切勿相信不明渠道的短信或网站中提供的所谓查分网站,不要点击钓鱼链接或在假冒网站上输入个人身份和账户信息。高考招生录取有严格的流程,只有填报了该校志愿且成绩达到录取分数线才有机会被录取,勿信任何声称可以花钱购买录取名额的骗术。对于计划出国留学的考生,应通过正规留学机构办理相应的手续,通过正规、官方流程报考国外院校。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应深入了解招生政策和信息,深入研究意向高校的招生政策,明确不同类型招生之间的区别,制定科学适宜的报考计划。
“高考只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但并非唯一的转折点。”法官提醒,考生和家长都应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得失心,在成绩、能力限度范围内寻找适合自己的高校,切勿心存侥幸。
来源:人民网
-
2022-01-30
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教育部最新通知来了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工作的通知》,提出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其中职业技能考试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50%等。
-
2020-06-17
【东部战区】坚韧 拼搏 战斗精神记
“挺辛苦的,但也挺高兴!”内蒙古小伦敦英语学校四分校主任助理任玉霞说出了这两天“百万感恩回馈”活动的感受。
-
2022-04-30
聚焦教育改革 | 乌海市“四策”并举,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今年,党的二十大将隆重召开,变革时不我待,发展任重道远,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意义重大。为赓续百年荣光,奋进时代新程,推...
关于我们


总部电话:
0471-4816262
总部地址: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哲里木路39号
预约报名
